当前位置: 首页 > 滚动 > >正文

入职登记表 能否视同劳动合同

来源:中国劳动保障报    时间:2023-05-23 23:52:48

基本案情


(相关资料图)

朱某入职深圳市某物业管理公司山东分公司,从事办公楼的电力维修工作。公司未与他签订书面劳动合同,仅在朱某入职第二天,让他填写了职工入职登记表。在工作期间,物业管理公司按月向朱某发放工资。工作半年后,朱某以物业管理公司未与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为由,提起劳动争议仲裁申请,请求裁决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。

物业管理公司以朱某入职时填写了职工入职登记表为由,认为该职工的入职登记表等同于劳动合同,主张不应支持朱某的要求。

处理结果

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经过走访调查核实发现,该公司提供的职工入职登记表中仅有朱某的基本信息、入职须知、朱某签字等。仲裁院裁决认定,朱某签字的职工入职登记表不等同于书面劳动合同,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,物业公司应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第二倍工资。

争议焦点

朱某入职时填写的职工入职登记表是否可视为书面劳动合同?是否具有劳动合同的同等效力?

案情分析
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十条规定,建立劳动关系,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;已建立劳动关系,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,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。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,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、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,合同内容应包含用人单位基本信息、劳动者基本信息、劳动合同期限、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等主要条款,并应由双方签字或盖章后生效。

本案中,朱某签字的职工入职登记表中虽然有朱某的基本信息、入职须知、朱某的签字等,但缺乏物业公司的注册信息,朱某的工作内容、工作时间、休息休假、社会保险,双方权利义务等主要内容,也没有物业公司签字,缺少的劳动合同必备要素较多,无法体现双方在合法、公平、平等自愿、协商一致、诚实信用的原则基础上订立劳动合同的法定要求。因此,这类职工入职登记表不能等同于劳动合同。

(作者单位:山东省嘉祥县人社局)

X 关闭

推荐内容

最近更新

Copyright ©  2015-2022 海峡洁具网  版权所有    
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     
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